二、室内建筑构件装潢
建筑构件装潢,这里是指建筑内部空间中固定不动的,具有明显装饰效果的柱、门、窗、窗帘盒、洞口、壁炉、电梯、楼梯、扶手、暖气罩、通风口等建筑构件的装潢。
柱式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竖立长条形构件,一般用以支撑梁、桁架、楼板等,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的样式。
世界各地典型柱子的式样:
(1)莲花是埃及的国花,在建金字塔之前,莲花束茎式柱式到处可见,此外还有纸草束茎式柱式、纸草盛放式柱式。
(2)希腊的三种基本柱式还代表着希腊风格的三个主要时期:
①多立克式:柱身上细下粗,上端直径为下端直径的4/5,柱面刻
有16-20条槽文,槽间形成锐角,柱底无柱础,直接立于台座之上,柱顶有柱头。②爱奥尼克式:为希腊建筑全盛时期代表风格,柱身比例与多立克相同,但其高度增加至下端直径的9倍,呈细长上升状。柱头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中间嵌珠串装饰,柱底置于柱础之上。整个柱型在庄重之中,具有一种玲珑华美的感觉。
③科林斯式:为希腊建筑后期的产物,柱身造型大致和爱奥尼式相同,但柱头装饰华
丽略繁复,由三层毛茛叶雕刻而成。
①人像柱式像高2-3m,如“伊瑞克提翁神庙”中的人像柱与人像柱廊。
(2)中国柱式主要表现在柱础和柱身的变化上,宋代称柱础,清代称柱顶石,早在商代已用卵石或块石做柱础。秦代有长方形高1.24m的整石柱础。魏晋时出现莲花瓣柱础。为了防潮,南方各地的柱础较高,形式多样,雕刻花纹丰富,成为重点装饰部位。柱身的变化也很多,如大红漆柱、沥粉金箔缠枝彩画柱、木制雕龙缠绕柱、蟠龙石柱等装饰。柱身横剖面的形状也有多种,如圆形、半圆形、方形、多边形等。 门式在建筑物内部沟通两个空间的出入口,有的仅设门洞,有的加门扇,门式通常是指有门扇的出入口样式。
中国古典式样门扇多样,特别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我国民居的大门很有特色,门上部有挑檐,门的两侧有抱鼓石,门上端的门簪,门扇上的铜饰,加上节日的大红喜庆对联,张贴于门扇上的色彩对比鲜明的守户门神,构成了浓厚的东方情调的门式与门上装饰。
中国故宫红漆大门、碗式铜门钉、狮面铜饰位于门扇两侧,更加雄伟气派。
在法国的大街小巷能够经常看到非常漂亮的带有欧洲古典韵味的各种门式。门的式样是由门扇、门头、镶板、门楣、华盖、古典立柱、檐饰、支托、楼梯台阶、门廊等部件相互组合而成。
简洁的门头通常用小齿饰块作为点缀,雕刻精美的门头,经常围绕门框的框缘线脚,采用丰富的雕刻、蛋饰、涡卷饰、串珠饰、交织凸起的带状装饰、连续的花卉或枝叶图案装饰;重点装饰部位经常采用人物雕像、神话天使、鸟兽雕塑、器物等作重点部件。
欧洲古典门式,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比例适宜,疏密有序,繁简恰当,材质古朴,饰件精细,色彩庄重。
门式与窗式比作同胞兄弟,具有分不开的“血缘关系”。中国传统窗式很具特色,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民居窗式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下扇为玻璃的固定扇,上扇上悬为内开糊纸木格扇,开启时上部空间还可藏物。木格扇多为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将民间剪纸窗花,贴在玻璃窗上,更加富有民间情趣。
中国传统窗式也同中国传统门式一样,具有古老文明的内涵。窗式的外形变化比门式更加丰富多样,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边形、扇形、海棠形等多种。图案布局也多种多样,如角饰、边饰、边角结合、周边连续、满地纹饰等。
壁炉原为西方室内取暖的建筑设施。天暖时一般不用,但仍然能作
为室内的主要装饰部件。如法国卢浮宫内的壁炉,装饰得相当豪华。除了选用上等的石材以外,还有许多雕刻精细的石雕人物塑像,及丰富的折枝卷草纹饰,环绕在炉的周围和墙面的装饰上,用金线勾勒。台面还摆放陈设品,陈设效果和建筑古老式样非常和谐,成为室内的重点装饰。而今室内环境往往有取暖设施,但作为西方古老文化习俗,一直被保留下来。目前我国有些家庭也追求“欧陆式”风格,用柱头在居室内进行装饰,有的也采用壁炉的形式,所以说欧洲壁炉在中国有一定市场,古老的欧洲文化伴随着它的壁炉,已经走入了中国的饭店和家庭。壁炉是古老文化的象征,由于时代不同,在欧洲兴起了新式壁炉热潮,与古老传统式样有天地之别。总的来说,新式壁炉构思新颖、造型简洁、用色大胆、工艺单纯,与现代化的住宅装饰非常和谐。
栏杆宋时称勾栏,最早使用木栏杆。元、明、清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材料、工艺和造型
更加多样和简洁,适于现代环境。欧洲古典栏杆形式多种,有一步一栏、二栏、三栏、多步栏板的形式。多以针叶树木材旋制圆形栏杆或选用铸铁制造栏杆。早期比较复杂,后期趋于简练。现代的室内栏杆则异彩份呈。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效果,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建筑界面装潢
空间界面,即围合成空间的底面(如楼、地面)、侧面(墙面、隔断等)和顶面(天花)。人们虽然使用的是空间,但直接看到,触及到的却是界面实体,这些界面实体的艺术处理,极大地影响了空间效果。
各种建筑界面陈设,这里是指室内空间环境中,顶棚、地面、墙面、隔断等的陈设,也可以看成是固定的陈设。进行室内建筑界面设计时,要明确多数的界面处于陪衬的角色,所以建筑界面如何在室内环境中当好配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顶棚装饰顶棚也称天花,顶棚处于室内空间的处,也具有较强的形象吸引力。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风格的特色是,选用鲜明夺目的对比强烈的色彩,所谓“雕梁画栋”正是这种装饰风格的写照。
欧洲古典顶棚多采用抹灰天花板,线脚是现场磨制,由手工艺人制作。所绘图案多采用人物图案、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几何图案和花卉图案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反映出欧洲古典顶棚的装饰效果。 欧洲古典大教堂的天花板彩画和雕刻,富丽奔放,给人一种金碧辉煌之感,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建筑大师、雕塑家和装饰绘画大师。
如意大利西斯廷小教堂天顶那幅《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一时赌气之作。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用5年时间,全部面积600,几百个人物形象,把自己的背都画驼了。它既是留在天花板上绘画的惊人巨作,也是顶棚运用绘画表现装饰的典型实例。
彩画也是顶棚传统装饰常用的手法之一,原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历代彩画虽在图案、用色、做法上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形成一些固定的手法,如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2-3种色阶,依次排列着色的手法)、间色(以较少的颜色,间隔排列造成较富丽的效果)、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着明亮的色彩加强立体效果)、贴金(用胶画线上贴金箔的手法)。
在大型空间里进行较大面积的壁画、壁毡(铜、木、石)、浮雕等墙面装饰,有比较庞大、气势雄伟的装饰效果,只要作品精彩,会成为室内空间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